探寻传统村落文化基因 寻根中国人的“灵”与“魂”
爱游戏体育官方赞助罗马01文学与传媒学院师生一行赴安仁古镇开展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


“我担心将来中国人会在自己的城市里迷路,不论哪个城市,满眼全是现代建筑。所有文化旧址、胡同、街道、都被房地产开发商的推土机铲平,造起来的楼盘,基本上都是一个样,原有的城市个性和特点都消失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前主席冯骥才先生曾这样说。

面对城市化的冲击,数量庞大的中国传统村落正在逐渐消失。据统计,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平均每天有200多个自然村从这片土地上消失。传统村落承载着厚重久远的文化基因,安放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灵”与“根”。因此,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是一项迫在眉睫的文化抢救工程。截至目前,我国已将4153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今年,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四川省民协邀请相关项目组专家领衔主持该项工作,锦城学院和四川大学分别承担了其中一个村落的立档调查。2017年7-8月,爱游戏体育官方赞助罗马01文传学院副院长杨骊率领团队先后两次奔赴安仁古镇,对该镇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及民居建筑等方面进行了立档调查。
安仁古镇地处成都平原西部,早在唐武德三年建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被誉为川西平原上一颗灿烂明珠。同时,安仁人文荟萃,是著名抗日将领刘湘、起义将领刘文辉等一大批民国时期川军要员的故乡,现今仍保留着大量民国时期的庄园、公馆等重要历史建筑。
7月12日,由文传学院3名老师、7名学生组成的调研团队开启了安仁古镇立档调查之行。时令已入三伏,室外温度已近40摄氏度,太阳毒辣,酷暑难耐,连续几天的调查工作都在室外,这对队员来说是极大的身心考验。纵然如此,调研小组成员的意志力和工作劲头丝毫未减半分。李开硕老师顶着烈日拍摄每一个建筑细节,上衣完全被汗水浸湿;还有组员打趣说“自己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水龙头’”。

为完成繁重的调研任务,调研团队分成两组同时开展工作。一组沿街采访当地居民以发掘民俗历史,另一组则前往古镇周边寻找传统建筑遗存。虽然安仁镇古迹众多,有价值的文化遗产种类纷繁,但由于前些年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薄弱,使得不少文献资料丢失、传统建筑也保护得不够好,加大了调查难度。然而,调研小组的师生克服种种困难,尽最大可能进行调查和记录。为了弄清东岳庙的建筑年代,胆大心细的姚茜老师搬来梯子爬上废弃的横梁查看细节;为了拍摄一张安仁古镇的俯瞰图,杨骊和李开硕老师义无反顾地爬上废弃水塔,差点惹怒一窝马蜂;为了拍摄野外的古亭、古井、古碑、古墓、废弃公馆,师生们经常趟过齐人高的杂草、跳进污泥四溅的水田。此次调研,一共拍摄照片一万五千余张,采集录音六十余小时,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文献资料,取得不错的成绩。
参与调研的同学们说,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最被震撼的就是文传师生在调查中展现的“止于至善”的锦城精神。杨骊老师曾在文传学院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动员会上说,科研实践是大学生的成人礼,希望同学们能不负青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调研。这次调研对于他们来说,不啻于一次做人做事的考验与人文精神的洗礼。
文学与传媒学院 李佩蔺 胡育凡 刘俊强